长期以来,用工多、水肥投入大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棉花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作为仅次于新疆的产棉大省,山东150万亩棉花也躲不开这样的苦恼。为此,山东省农科院联合国内多家高校、科研机构展开攻关,创建了棉花集中成熟轻简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突破了棉花定苗、整枝、打顶、收获等环节长期依赖人工的困境,攻克了肥水投入大、集中成熟难、脱叶效果差等“卡脖子”难题,实现棉花栽培由传统高投入劳动密集型转向现代轻简节本高效型的重大变革。
当下,棉花收获在即,记者走进棉田,与专家面对面,领略棉花集中成熟轻简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的魅力。
“现在种棉花已不像以前那样费工费时。轻简高效的栽培模式,让棉花产量不断增加的同时,用工量减少了一半以上。”山东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山东省农业专家顾问团棉花分团团长董合忠说。
为此,在21世纪初,山东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山东棉花研究中心)联合中国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石河子大学和新疆农科院经作所等单位展开攻关,创建了以集中成熟为核心,以免定苗、免整枝、水肥轻简运筹、机械采收为关键的棉花集中成熟轻简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实现了棉花“种—管—收”的全程轻简化,比传统植棉技术省工50%以上,减少物化投入8%-10%,平均亩增收300元以上。
植棉如何做到“轻简高效”?董合忠道出其中关键:
——机械单粒精播。过去棉花播种量大,一亩地要用两三公斤种子,出苗后再人工间苗。而单粒精播、种肥同播,比传统播种节约种子50%以上,并且解决了带壳出苗和高脚苗的问题,省去了人工间苗、定苗环节。
——合理密植配合化学封顶。整枝打顶环节费工费时,而合理密植配合化学封顶,可以实现免整枝、免打顶,且效率提高5倍以上。
——机械收获。集中成熟是棉花机械收获的基本要求。以黄河流域一熟制棉花“增密壮株”集中成熟栽培模式为例,构建“增密壮株型”群体,伏桃和早秋桃所占比例可达85%以上,实现集中吐絮、集中机械采收,缓解了烂铃、早衰等问题,且纤维一致性显著提高。
多年来,在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山东省棉花产业技术体系、农科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的支持下,山东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联合全省棉花优势科研单位协同攻关,研发出系列高产、优质、易管棉花新品种和配套农机具,攻克了免整枝栽培、集中成熟、抗盐防涝等多项关键技术。实现了山东省棉花生产由传统精耕细作向现代轻简高效植棉的升级换代,籽棉产量,机械化作业水平,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明显提升。
2019-06-10 11:08:43
193012019-03-01 15:29:41
180802019-06-10 11:17:02
179892019-05-30 11:52:42
169002019-06-19 15:30:15
153052019-06-10 10:08:06
14820